为提升2025级新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10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行政楼201报告厅举办网络安全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浙江豪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工程师蔡灼望主讲,25级部分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蔡灼望工程师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为切入点,结合93阅兵中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的职责使命,点明网络安全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意义。随后,他从个人、学校、国家三个维度拆解网络安全核心内涵,指出手机号、学号、校园卡号等均属个人信息资产,一旦泄露可能引发盗刷、诈骗等风险,并通过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网站信息未脱敏导致数据泄露、美国情报机构攻击我国军工类高校窃取科研数据等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网络安全漏洞的危害。
在“常见网络安全案例分析”环节,蔡灼望工程师聚焦学生群体高发的诈骗类型,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他提到了闲鱼购票被诱导开启屏幕共享盗刷资金、游戏虚拟装备交易遭遇钓鱼网站、“杀猪盘”以恋爱名义骗取钱财、刷单兼职从小额返现到大额失联、扫描陌生“奖学金”二维码泄露银行卡信息等场景,详细拆解骗子“建立信任-诱导操作-实施诈骗”的套路,特别提醒“屏幕共享=权限转交”“钓鱼网站高度仿冒官方界面”等隐蔽风险点,让学生掌握识别诈骗的关键技巧。
针对“如何做好网络安全防护”,蔡灼望工程师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密码设置需遵循“15位以上+数字+字母+特殊符号”原则,核心账号单独设密并每180天修改;公共场合优先连接官方加密WiFi,拒绝使用“蹭网”软件;软件安装认准官方网站或正规应用商店,避免捆绑病毒;收到索要敏感信息的邮件、链接时,务必通过电话核实发件人身份,不轻易点击未知链接;手机扫码前确认来源正规,安装APP时谨慎授权权限。此外,他还解读了《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传播虚假信息、人肉搜索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用网”的意识。
讲座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琼作总结讲话。她首先代表学院,与在座学生共同以热烈掌声感谢蔡灼望工程师带来的精彩分享,指出讲座既从宏观层面点明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意义,又结合校园常见诈骗案例与实用防护方法,为学生敲响安全警钟,尤其对刚入学的2025级新同学规避“高危期”风险极具指导价值。张琼强调,网络安全是“行走的思政课”的重要组成,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校园的直接体现。她希望同学们将本次讲座所学转化为日常用网习惯,既要守护好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更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传播政治敏感内容与谣言,以个体安全意识汇聚校园网络安全合力,争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者、维护者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践行者。
此次网络安全专题讲座,不仅为2025级学生普及了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也强化了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法治观念。